有人说,人间就是一个剧场,我们都是剧场里形形色色的演员,自己的人生总是充满着多种角色,其中最重要的一个角色就是:自己。
在滚滚社会洪流中,或许我们早已把自己的内心扔到一边,根本听不到他的声音。我想这本《次第花开》正是打开我们心灵的一本疗伤之书,让我们变得随喜,通透,不再执念,洒脱地看待自己的人生。
其实早晚有一天,你会明白:其实人生,除了生死,其余的都只是擦伤而已!——次第花开,希阿荣博堪布。
《次第花开》当你老了,住进ICU,拔管还是不拔,决定权在谁手里?
一位老人因感染导致休克被送进了急诊科,薄世宁迅速给老人做了手术。
术后老人住进了ICU,情况不容乐观,但并非没有生还的希望。
薄世宁在和家属沟通过程中,老人的三个儿子、两个女儿,情绪非常激动。
他克制着情绪,耐心跟家属沟通后,家属终于同意了进一步治疗。
经过一夜抢救,老人生命体征逐渐平稳。
可就在这个时候,家属们找到薄世宁,坚决要求停止一切治疗。
没错,老人的孩子们,在最后关头,放弃了他。
每个人医院的那一天。
你有没有想过,到了那时,决定你生死的人,是自己,还是谁?
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我想先讲两个故事。
01
纪录片《急诊室故事》里有这样一幕。
69岁的訾从轩因为脑出血,被儿女们送进了抢救室。
医生在进一步检查后发现,老人不仅仅是简单的脑出血,还伴有血管瘤。
必须马上进行手术,否则随时都会有生命危险。
医生在征询家属意见时,子女们问了医生一个问题,手术需要多少钱?
医生给出的回答是,30万左右。
面对30万的手术费,所有人瞬间陷入了沉默。
医生再三催促下,五个子女作出了最后的决定,放弃手术,带父亲回家。
医生说,一旦拔了管子,撤了机器,訾从轩或许活不过当晚。
02
回到文章开头的问题,当你老了生病了,决定你生死的权力在谁手里?
你会发现,只有你在晚年留有救命的筹码,这份权力才会握在自己手里。
如果把拥有的财富、资产比喻成筹码,那么你拥有的筹码越多,安享晚年的概率也就越大。
对訾从轩来说,他的晚年没有救命筹码,他的生死权就在子女们手里。
人到了晚年最大的悲哀,是勤勤恳恳,任劳任怨一辈子。生命的末尾,却活成了一座无人问津的孤岛。
肿瘤专家夏延毅教授说过一个故事。
夏延毅接诊过一位70岁的老人,因为咳嗽、胸痛怀疑是肺癌。
老人住院的第二天,穿刺确诊了肺癌,幸好发现比较及时,属于早中期。
老人确诊癌症以后,他的儿子就收拾东西准备出院,不打算治疗了。
夏延毅苦口婆心解释了很多遍,并不是得了癌症就会要命,像他父亲这种发现比较及时的,通过手术完全可以达到临床上的治愈。
即便如此,依然没有改变他的决心。
事后,夏延毅通过护士了解到,老人每个月有三千块钱的退休金,以前略有积蓄,还有一套小房子。
后来儿子结婚,老人就卖了房子、拿出积蓄,给儿子在城中区买了套房子。
可没想到,最后老人的晚年生活,落得如此凄惨。
白岩松有段话说得很真实:
“我们注定是孝顺父母的最后一代,被儿女抛弃的第一代。趁现在腿脚还能动弹,还能自己做主,就赶紧为未来做好准备,提前给自己的晚年预留一份尊严。”
手中有粮,才能保证晚年的体面。
03
看过这样一段话:
“到了一定年龄,能用钱解决的事情,就不要去麻烦儿女,自己有钱的话,就自己照顾自己,只有这样做才活得有底气。”
医院护士
李露所在科室,有一位老人住院长达一个月。这段时间里,老人的儿女们都没有出现过。
见老人可怜,李露对他格外关照。
可没想到老人却说:“小姑娘,你可千万不要可怜我,我活得自在着呢。”
老人是高级知识分子,儿女都在国外,没办法回来,住院他干脆就没有告诉儿女。
他的养老金很高,也有足够的存款,他可以雇佣护工,不用麻烦孩子们。
人老了,兜里有钱才能享受高质量的晚年生活。
之前,网上曝光了演员牛犇,退休后的老年公寓照。
客厅宽敞明亮:
卧室整洁有序:
吃饭的餐厅,装修精致:
一日三餐有丰富的菜式,荤素搭配,营养均衡。
饭后业余生活更是丰富,唱歌、运动、书法、打台球、乒乓球…
看完牛犇的晚年生活,不由得想起一句话:
“财务上的自由,意味着选择的自由,更代表人格的自由。”
老去,是每个人都要面对的阶段,但优雅地老去,只是一部分人的特权。
趁着年轻,好好赚钱,提前给自己的晚年预留一份尊严。
04
华侨大学吴亦伦做过一项课题研究“资产拥有对老年人幸福感的影响”,研究发现:
老年人拥有的资产越多,幸福水平越高,而且老有所居的老年人,比跟子女同住的老年人幸福感更强。
也就是说,老了以后,握在手里的可支配资产越多,晚年也越幸福。
知乎博主
马卡卡,讲过她邻居老爷爷的故事。老爷爷以前是事业单位的干部,退休以后,老伴去世,他独自生活。
老爷爷名下有三套房子。
有一次,他把子女们叫来,开了一个家庭会议,商量怎么把手里的资产分给他们。
老人并没有一次性把房子分给子女们,而是制定了一个非常详细的计划。
子女们每次来探望他,不让他们白跑,油钱他来出;带孩子来的,孩子会有大红包,还有各种玩具、零食大礼包。
如果他生病住院需要陪护,陪护的孩子每天给块钱。
等他去世以后,生前照顾他最用心的人,就能分到两套房子。
规则制定以后,每到周末老人家里总是热闹盈门,孙子孙女们更是抢着往他这里跑,因为来了就有平板电脑或电子手表之类的礼物。
当他生病了,子女们也不敢有丝毫的怠慢,都抢着去照顾他。
现实生活中,很多老人早早就把房产过户给子女,或是卖了房子跟子女同住,最后落得个无家可归的下场。
请记住,父母的家永远是子女的家,而子女的家却从来不是父母的家。
有句话说得很在理:现如今,养儿是责任,靠儿是错误,中国父母要早点想明白这一点。
任何时候,永远不要高估人性,因为这往往是悲剧的源头。
人生就犹如一场修行,修身也修心,所以,当你还有什么疑惑的时候,不妨去读一读《次第花开》,或许会在其中找到想要的答案,从而解开心结,然后重新开始好好生活。
而且,《次第花开》这本书里所讲的道理不止于此,这本书是由希阿荣博堪布耗费多年时间所写,旨在帮助人们如何摆脱痛苦的情绪,尽早从痛苦的情绪中走出来,只要你有所迷茫,都能从这本书中找到想要的答案!
这本书并非单纯地安抚内心,给每个人灌一碗心灵鸡汤喝下,而是从生活的实质出发,贴近人们生活的方式解决人痛苦与烦恼的根本问题。
在书中,他用一种更贴近我们生活的方式来为大家讲解佛,书里的文字睿智柔和,故事朴实生动,处处散发着慈悲和智慧的光芒。
世事无常,让更多人活得不那么痛苦,正是希阿荣博堪布创作《次第花开》这本书的目的所在。他在沿着上师的足迹,在修行的路上,让更多的人明白人生的意义与生存的价值!
人生所有的路都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无论是生、行、爱,老、病、死等等,皆是次第而行,唯有次第花开,才能让人生变得明朗!
如果你此刻正经历人生苦闷、生活烦忧,本书《次第花开》就像是一个忠实的朋友,在迷茫脆弱的时候,给我们以鼓励和启发,透过藏人精神保持愉悦的秘密,得到快乐生活的启发,用内在的智慧面对生命的起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