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去采访他的动机是由一张照片引起的。
那是一张我闭着眼睛依然觉得很清晰的照片。背景是一片蔚蓝明净的天空,一位身材魁伟的中年男人笑眯眯地站在一片绿色的草地上,怀里抱着一头黑山羊,在大堤上行走。男人虽然脸色黝黑,但神情洒脱,很有男人的魅力。照片是团风县淋山河镇宣传委员陈克勤交给我的。
陈委员说:“大作家,你猜猜看,这个男人为什么要抱着一只黑山羊?”我猜:“他是从集镇上买回家准备宰杀后吃肉的吧?”陈委员说:“不对,这是他自家的黑山羊,有村民要买一只,他给人家送货上门的。他有点舍不得它,所以没有牵着它走,而是抱着它去的。”
照片上的这个男人还真有情怀呢。我一下子对他产生了兴趣,我知道有情怀的男人一定有故事。我说:“我想去会会他!”陈委员狡黠地一笑说:“正合朕意!”我不明白他为什么要这样说,陈委员这才告诉我,他之所以给我看这张照片,就是希望我去采访他,因为他曾是淋山河镇石盘咀村建档立卡的贫困户,他依靠自己的努力,养黑山羊脱贫了。他叫冯伟。
陈委员因为县里有一个重要的会议要参加,就委托镇文化站欧阳木山站长给我当向导。我们冒着小雨,驱车来到了石盘咀村冯伟家。冯伟家就在村头路边,是一栋有些年头的二层小楼,围着院子,院子里几棵我叫不出名字的花树上鲜花盛开,芳香扑鼻。一看这就是一户热爱生活的人家。最先迎接我们的是门口的一条高大威武的德国牧羊犬,牧羊犬的叫声引出了屋里的主人:冯伟的母亲。不巧,冯伟外出有事去了,要等会才会。
我们就与冯伟的母亲聊了起来。冯伟的母亲今年60岁,她很热情地给我们倒水。老人家精气神很足,谈起儿子冯伟,话匣子打开就收不住了。在冯伟母亲的讲述中,我们初识了这个在乡亲们心目“了不起”的汉子。
冯伟出生于年,今年37岁,初中毕业后,由于家庭贫困就没再读高中,而是在家务农。18岁那年跟随村里人一起到武汉打工。在建筑工地从提灰桶的小工做起,一年后开始学做泥工,成为了一名出色的“大工”师傅。正当他想大展身手,好好赚点钱让家里的日子过好一点的时候,厄运无情地袭来。年因患骨病,致使行动不变,基本丧失劳动力,断了全家经济来源。接着又查出患有血管瘤(良性的),住院3个多月。屋漏偏逢连阴雨,其后妻儿也先后患病实施手术治疗。之前冯伟的父亲于年患癌症去世。几年时间一家人为寻医治病,不仅花光了积蓄,还欠下13万多元的债务。这对于本已贫困的家庭来说,真是雪上加霜啊。
冯伟的母亲本来是一个坚强乐观的人,但在讲到这儿时眼里似乎有泪光闪动,她揉了揉眼睛后发出了一声叹息:唉。
恰好这时冯伟回来了。
我一看,他比照片上还帅,一米八几的高个,脸上洋溢着自信的笑。欧阳站长向他介绍了我,冯伟双手握着我的手使劲抖动,那份热情劲,并不像第一次见面,反而像遇到了久别重逢的朋友。我向他介绍了我们此行的目的。冯伟听说我要写写他,不好意思地挠着头说:“我感觉自己做得不好,不值得宣传呀。”我说:“你是淋山河镇脱贫的典型之一,事迹很励志,不仅要宣传,还要好好宣传。”“我是靠养殖黑山羊脱贫的,我还是先带你们一起去看看我养的黑山羊吧!”冯伟说。
我们来到了冯伟的黑山羊养殖基地。哇塞,这儿虽没有“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的辽阔旷远,但也着实让我们震撼。展现在我眼前的是一座巍巍大堤,堤内是一片茫茫绿草,冯伟介绍说有多亩;堤外绿草与水塘相间,微风吹过,绿草和碧水一起荡漾。头上是湛蓝的天空和悠悠白云。我不禁感叹道:“这色彩太明丽了,好一幅蓝天碧水绿草图啊!”冯伟说:“等会我要给你再添一色呢。”
冯伟指着大堤下一排蓝色铁皮活动板房说:“我养殖的黑山羊就关在里面,我马上去放出来。”
黑山羊出来了。这群黑精灵似乎有点害怕生人,见了我们,前面的头羊不敢肆意迈步,停在原地,后面的黑山羊在“咩咩”地叫唤着,那意思是催着前面的头羊快走,好早点到草场去大饱口福。我们让到了旁边。这群黑山羊一下欢快活泼起来,一只只撒开四蹄,向大堤上面冲去。我想拍几张照片,但还没等我拿出手机,它们就已经翻过了大堤,跑道了堤内的草场上享受鲜美的“早餐”去了。
站在大堤上一看,自然的色彩中又添了一色:黑色。这时我脑海里掠过几个词:蓝天绿草黑山羊。我决定就用这3个词作为本文的标题。
冯伟的母亲放牧黑山去了,冯伟带着我们来到村委会办公楼。在村委会会议室,我采访了他。冯伟向我讲述了他脱贫的经过。
“活人不能让尿憋死。”冯伟是用这句话开头的。在他的娓娓叙述中,我才彻底“认识”了这个憨厚而略显腼腆的中年汉子。
穷不是懒惰的理由,穷就要思变。冯伟出院后,看着记账本上的债务数字,首先想到的第一点就是:再外出打工,身体不允许,得找一个什么项目就在家里做做。看到家乡周围到处是如茵的绿草,他先想到的是养牛,但当时养牛的成本太高,一时筹措不出那么多钱。后来听下乡扶贫的县里的干部说本县贾庙、回龙等地有人养黑山羊致富,冯伟眼前一亮,反复思考咨询后,他拍板了:养殖黑山羊。
年,冯伟东挪西借凑到了3万多元创业启动资金,到麻城买回了38只黑山羊。最小的出生才一个月,最大的有80斤。黑山羊繁殖很快,一直母羊5个月即可产下一只小羊,当年就繁殖出了22只。年底卖了12只,收回成本多元。这让冯伟看到了“胜利”的曙光。
当然这其中吃的苦也可想而知。不说别的,就说羊的饮水问题。黑山羊对饮水的要求很高,尽管羊舍旁边就是干干净净的塘水,但它们不能喝,一喝就会腹泻乃至生病死亡。黑山羊只能和流动的河水。冯伟和母亲以及妻子一起,只好到3里多路远的河里去挑。夏天每天最少要挑6担水供羊们饮用。下雨的时候,黑山羊不能淋雨,一淋雨就会感冒。因此下雨天就不能自由放牧,得关在羊舍里,再割草给它们吃。每天得割草多斤。为了节省开支,他们没有请工,都是冯伟和母亲、妻子3人亲自动手割草。每天累得腰酸腿疼。冬季枯草季节还得花钱买花生禾喂羊。大人忙了的时候,冯伟5岁的儿子也派上用场,让他招呼放羊。说不吃苦那是假话。但为了早日告别贫穷,再苦也得坚持。
年冯伟就想扩大规范,养更多的黑山羊。冯伟从村支书余天红那里得知,自己符合邮储银行扶贫小额贷款的发放条件,可以申请小额信贷来发展养殖业。这让一直想扩大养殖规模却没有资金来源的冯伟看到希望。冯伟随即向该行提出了5万元的扶贫贷申请,用于扩大养羊规模,为自己的养殖业注入了活力。冯伟在该行领到5万元小额扶贫信用贷款后,拿这笔钱来扩建了铁皮钢架房,作为羊舍,还在羊舍里安装了电扇等通风设置,还铺设管道,解决了羊们饮水的问题。并新买了几只良种种羊。政府的政策也很好,一共给他补贴了元。
养羊不仅是一项力气活,还更是一门技术活。年冯伟吃过不懂技术的亏,这年由于喂养管理方法不当,一下死了20多只羊。后来冯伟拼命恶补养羊知识,他买来科学养殖黑山羊的书籍学习,还在网上点看视频学习,加上到外地向有技术的养殖户请教,逐步掌握了如何除虫,如何预防黑山羊常见疾病,如何科学合理喂养等技术。
冯伟养殖黑山羊,具有地利人和的优势。但天时却不是人为控制得了的。年7月,团风县连降暴雨,冯伟的黑山羊养殖基地由于处于大堤脚下地势低凹的位置,那天一夜之间涨水,淹死了32只羊。冯伟的心一下凉了。好在村支书带着乡亲们来了,帮他将其它羊转移到了安全位置,还帮他排水消毒,重建羊舍。政府也伸出了援助之手,每只淹死的羊补贴元。大家齐心协力帮他度过了难关。
付出必有收获,劳动必有回报。截至目前为止,冯伟已经卖出了成羊80多只,还存栏83只。冯伟的亲弟弟在外打工,兄弟俩一起努力,已经还清了所有债务。冯伟已开始告别贫困了。
谈到下一步的打算时,冯伟说准备退出贫困户名单,让更需要救助的村民享受国家好政策;还准备再次扩大养殖规模,养更多的黑山羊。并且带动村里的另外几个贫困户一起加入到养殖黑山羊的队伍中来,大家一起脱贫,一起致富。听了冯伟的一番话,我不禁对这位自主创业不等不靠,勤劳致富脱贫摘帽的农民汉子肃然起敬,
采访完毕,走出村委会办公楼时,天放晴了,外面阳光灿烂。冯伟一脸笑意地与我们握手告别。握着这位中年汉子厚实的手掌,我脑海中不由自主地迸出这样一句话:养殖黑山羊,脱贫喜洋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