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和浩特最好的白癜风医院 https://m-mip.39.net/czk/mipso_4304458.html 上海交通大学医医院口腔黏膜病科成立于年,前身为年口腔内科牙周黏膜病临床组。在历届学科带头人周曾同教授、唐国瑶教授以及科副主任(主持工作)沈雪敏的带领下,口腔黏膜病科在医教研等各方面取得了不小成绩。科室现有口腔黏膜病专科医生15名,护士3名,是全国最大的口腔黏膜病专科团队之一,其中高级职称医师8人,中级职称4人,初级3人,博士学位10人(占67%)。
点将台
口腔黏膜病科
终身教授
周曾同
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
上海交通大学二级教授,上海交通大学医医院终身教授、主任医师,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上海市口腔医疗质控中心主任。曾任中华口腔医学会中西医结合专委会第一届主任委员和口腔黏膜病专委会第三届主任委员。将中医药理论与现代医学结合,研制“复方绞股蓝胶囊”等多种院内制剂治疗口腔黏膜病均取得满意临床疗效,探索并形成口腔黏膜病中西医结合临床诊疗方案与路径,获得中华口腔医学会科技二等奖。主持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十五科技攻关子项目等20余项课题研究,发表论文余篇,其中SCI论文40余篇。主编/副主编卫生部研究生/本科生规划教材《口腔黏膜病学》专著近20部,为国家级精品课程《口腔黏膜病学》负责人,培养博士和硕士研究生40余名,获上海市教委育才奖,上海交通大学宝钢教育奖,上海第二医科大学校长奖。
口腔黏膜病科
学科带头人
唐国瑶
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
现任中华口腔医学会第七届口腔黏膜病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国家口腔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专家委员会委员,上海交通大学医医院口腔黏膜科学科带头人,国际牙医师学院Fellow。从事口腔黏膜病的临床诊治30余年,在口腔黏膜潜在恶性疾患的临床诊治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带领口腔黏膜病团队完成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建设项目,形成多项临床技术操作规范。担任全国高等学校教材《口腔黏膜病学》编委,年获得上海市教委本科重点课程。已培养博士、硕士研究生40余名。主要从事口腔扁平苔藓的发病机制和临床防治研究,先后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国际合作研究项目(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4项)等多项课题。以通讯作者/第一作者发表文章余篇,其中SCI收录20余篇。参编专著6部。
口腔黏膜病科
科副主任
主持工作
沈雪敏
主任医师、硕士生导师
年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获得口腔临床医学硕士学位。年获得口腔临床医学博士学位。现任上海市口腔医学会第四届口腔黏膜病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华口腔医学会第四届中西医结合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全国中医药行业高等教育“十四五”规划教材《中西医结合口腔科学》副主编,参编全国高等学校教材《口腔黏膜病学》。《华西口腔医学杂志》、《上海口腔医学》、《上海中医药杂志》等杂志审稿专家。已发表论文26余篇,参编专著6部。临床方面,主要专注口腔黏膜潜在恶性疾病和自身免疫性疾病的中西医结合诊疗。
专家门诊:周一、周三上午(南部)
特需门诊:周四下午(南部)
周五上午(北部)
一体两翼引领发展
口腔黏膜病科是我院历史悠久的特色学科之一,是我国最早建立的、以研究和治疗口腔黏膜疾病为主的单位之一,先后获得上海市卫生局中西医结合特色专科、上海市临床重点学科、国家中医药局“十一五”重点专病、上海市中医药新兴交叉学科等学科建设项目。本学科年又同时获得国家卫生计生委和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两个部委批准,进入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建设项目行列。迄今为止,本学科是国内口腔黏膜专业中唯一取得两个重点专科建设项目的单位。
科室秉承“一体两翼”的学科发展方针,即以口腔黏膜病为研究主体,以多学科联合、中西医结合为两个重要抓手,形成3个临床特色:以白斑、扁平苔藓为重点,全面开展诊治技术研究;以系统病因为抓手,加强学科交叉;以中西医结合为方针,提高临床诊疗水平。
01
口腔黏膜恶变无创筛查技术
口腔潜在恶性疾病因具有上皮异常增生、癌变倾向的特征,同时具有多发和多次癌变可能性,因此需要定期随访。无创筛查技术简便、快速、敏感性、特异性较高,临床可以重复操作,用于评估病损区域癌变风险,判断预后。
口腔黏膜恶变无创筛查技术包括自体荧光技术和DNA定量分析技术。自体荧光技术原理是利用细胞内的荧光基团对体外荧光的反应,判断组织细胞的改变。正在发生恶性改变的组织在荧光检查时会发生光谱改变,表现为荧光缺失。自体荧光技术可以实时鉴别出高度可疑的病损区域。脱落细胞DNA定量分析是利用细胞刷获取病损区脱落细胞,利用DNA定量检测系统检测脱落细胞的细胞核DNA含量。无创筛查技术可作为传统组织病理学检查的重要补充,对于口腔癌的早期诊断、口腔潜在恶性疾病的持续监测,及时阻断和逆转癌变、降低口腔癌发病率起到了重要作用。
本学科是国内最早开展口腔潜在恶性疾病无创筛查技术的单位之一,科室目前拥有手持式VELscope6台。无创筛查技术弥补了组织病理学检查的缺点,得到了广泛开展并获得了很好的临床疗效。回顾性研究显示我科VELscope诊断口腔潜在恶性疾病的敏感性和阴性预测值均达到了%。
图:右舌缘口腔白斑
(A.右舌缘白色斑块,局部充血;B.右舌缘病损自体荧光表现为荧光缺失;C.组织病理学检查显示右舌缘病损上皮重度异常增生)
02
光动力治疗口腔白斑病
光动力治疗是一项新兴的结合特殊光敏物质与生物光学技术的微创性治疗技术。口腔白斑是口腔黏膜最常见最多发的疾病之一,是世界公认的口腔潜在恶性疾病,是口腔上皮鳞癌的重要来源。临床治疗口腔白斑的方法,主要包括癌化学预防治疗、手术切除和激光冷冻治疗。对于大面积的口腔白斑,手术切除和激光冷冻治疗的创伤很大,术后瘢痕形成、组织缺损等对患者的口腔功能产生一定的影响。同时口腔白斑具有多发、易复发、多次癌变的特点。光动力具有抗感染特性及调节免疫作用,同时能选择性针对异常增生细胞,可以选择性精准破坏病损组织,安全无创、可重复操作。术前无需特殊准备,术中选择表面麻醉或者局部麻醉,光敏剂采用病损局部外敷,术后无需避光,也不会形成瘢痕,疗效显著,易于被患者接受。
本学科坚持贯彻“微创治疗”的理念,努力提升临床技能和创新能力,是国内最早开展光动力治疗的科室之一。依托国家口腔疾病临床研究中心、申康三年行动计划—疑难疾病精准诊治攻关项目的支撑,团队积极开展大面积高危口腔白斑病的精准筛查和无创治疗,治疗水平在国内处于领先水平,在广大病患中取得了良好的声誉,技术优势已辐射整个长三角地区,在国内多个省市进行多次技术推广。
图:舌背、左舌腹白斑,伴上皮中度异常增生
A、B:治疗前;C、D:治疗后1年复诊
03
激光治疗口腔黏膜病
本学科拥有Cynosure?AccoladeTM翠绿宝石激光治疗仪、HagerWerkenTM双极凝固高频电刀、二氧化碳激光治疗仪,以及nm、nm、nm等不同波长的激光治疗仪,用于多种口腔黏膜病的治疗。
黏膜黑斑是均匀一致的棕色至黑色斑片,边界清楚,不高出黏膜表面。唇红部的黏膜黑斑严重影响了患者美观,部分患者具有强烈的治疗诉求。翠绿宝石激光治疗仪治疗黏膜黑斑的疗效确切,且无需麻醉、伤口愈合期短,极大满足了该类患者的治疗需求。口腔黏膜科借助于高频电刀、二氧化碳激光治疗仪,极大提升了血管瘤、纤维瘤、乳头状瘤、牙龈瘤、炎性肉芽肿等口腔黏膜良性增生性病变的临床治疗水平。此外,本科室根据口腔黏膜组织特点和损害特征,选择不同波长和能量范围的激光治疗仪并广泛应用于口腔黏膜顽固性糜烂/溃疡、静脉畸形、舌灼痛等损害中,治疗安全且临床疗效确切肯定,获得了患者的一致认可和好评。
04
中西医双管齐下
本学科一贯坚持中西医结合发展道路,于年成为上海市中医特色专科,年成为上海市卫生局医学重点学科,年成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一五”重点专病,年入选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二五”重点专科建设项目,年底开始建设上海市中医药新兴交叉学科——中医口腔黏膜病学学科。
学科建设以来,以口腔黏膜癌前病变防治为工作重心,积极开展临床技术攻关,研发了5种天然药物的特色制剂:复方绞股蓝胶囊、五白方、双花方、苦参汤、三叶汤等;探索开展了多种诊疗新技术,如微波技术联合中医药湿敷治疗唇风、中西医结合治疗口腔念珠菌病等;制定了口腔黏膜白斑症、口糜病(糜烂型口腔扁平苔藓)、唇风(慢性唇炎)的中西医结合诊疗指南和临床路径;开设中西医结合口腔黏膜病诊疗专病门诊。
多年来,本学科根据中医“上工治未病”理念,探索口腔黏膜潜在恶性疾病演变规律,寻求口腔黏膜潜在恶性疾病“早治防变、治病求本”中西医结合诊疗模式,在四方面开展了核心技术研发:开发早期诊断技术、确定口腔白斑症中西医结合诊疗方案、形成口腔扁平苔藓联合治疗方案并阐明机制、主动预防口腔黏膜潜在恶性疾病癌变。
05
聚焦疾病,不懈探索
本学科目前是中华口腔医学会口腔黏膜病主任委员单位(第七届)、上海市口腔医学会口腔黏膜病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单位(第四届)。经40余年几代人的不懈努力,在口腔黏膜潜在恶性疾患的防治和口腔黏膜免疫的研究方面,形成了较为鲜明的特色和优势。目前已经形成了两个亚专业方向,即:(1)口腔黏膜潜在恶性疾患的中西医结合诊疗;(2)口腔黏膜组织器官区域免疫特性的基础研究和临床应用。
两个亚专业分别面向口腔黏膜潜在恶性疾患和口腔黏膜界面免疫的发生和发展机制、治疗机制、动物模型研发等方面,开展了深入而有益的研究。基于自体荧光和无创DNA定量分析技术诊断口腔黏膜早期癌变的模型研究、微量激光消融术联合光动力治疗口腔白斑研究,以及口腔黏膜界面炎症的固有免疫应答机制和免疫调节机制研究,三大方向的研究在国内外具有一定的优势。
科室现有博导1人,硕导4人,在读博士研究生3人,硕士研究生11人。近3年来发表学术论文36篇,其中SCI收录18篇;研究课题立项15项,总经费万元;学科带头人唐国瑶教授另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1项和重点国际(地区)合作研究基金1项,总经费万元。由终身教授-周曾同教授领衔的研究成果分别于年获得上海市科学技术奖三等奖(中西医结合治疗口腔黏膜癌前病变的基础与临床应用),年获得中华口腔医学会科技奖二等奖(口腔黏膜潜在恶性疾病的中西医结合诊疗体系)。
06
执着杏林,甘于奉献
本学科承担了口腔黏膜病理论和实训课程,涵盖本科生、研究生、规培生和毕业后教育。本学科的主旨课程《口腔黏膜病学》先后获得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校精品课程、上海市教委重点课程、上海市精品课程、国家级精品课程、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等课程建设项目。口腔黏膜病学教研室入选了第一批九院临床教学激励计划教学团队。周曾同教授被聘为医学人文教学团队的首席教师。唐国瑶教授为首席教师的口腔黏膜系统整合课程入选上海市教委本科重点课程。沈雪敏主任医生承担的口腔黏膜病学入选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一流本科课程建设项目。此外,本学科教师还获得过上海市教委育才奖、上海交通大学宝钢教育奖、上海交通大学校长奖、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PBL案例大赛英文案例一等奖、医学专业课程思政设计竞赛十佳素材奖、九院十佳教师等教学奖项并发表数篇教学论文。
专家介绍
吴岚
科副主任,副主任医师,硕导
医疗专长:口腔黏膜常见病、多发病以及疑难疾病的诊治
蒋伟文
主任医师,硕导
医疗专长:口腔黏膜癌前病变的预防、诊断和治疗
周海文
主任医师,硕导
医疗专长:口腔溃疡、癌前病变等口腔黏膜病及相关牙体病牙周病等
周永梅
副主任医师
医疗专长:常见和疑难口腔黏膜疾病
王海燕
副主任医师
医疗专长:各种口腔黏膜常见疾病的诊疗
王宇峰
副主任医师
医疗专长:口腔黏膜苔藓类和相关免疫性疾病
施琳俊
副主任医师
医疗专长:口腔黏膜癌前病变无创筛查及诊疗
葛姝云
副主任医师
医疗专长:常见口腔黏膜病的诊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