舌血管瘤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查体发现肝血管瘤不必过分担忧泰安市中医 [复制链接]

1#

通讯员张男

有些人在查体时被告知患有肝血管瘤而感到十分害怕,实际上,肝血管瘤并没有普通人想象中那么可怕。医院介入诊疗科专家告诉记者,肝血管瘤只不过是一种较为常见的肝脏良性肿瘤,临床上以海绵状血管瘤最多见,病人多无明显不适症状,常在查体或在腹部手术中发现。目前,没有证据说明其有恶变可能。

肝血管瘤多无明显不适症状,当血管瘤增至5cm以上时,可出现下列症状:

腹部包块

腹部包块有囊性感,无压痛,表面光滑或不光滑,在包块部位听诊时,偶可听到传导性血管杂音。

胃肠道症状

右上腹隐痛和/或不适、食欲不振、恶心、呕吐、嗳气、食后胀饱等消化不良症状。

压迫症状和破裂出血临床少见

肝血管瘤缺乏特异性临床表现,影像学检查(如B超、CT、MRI)是目前诊断肝血管瘤的主要方法。

据了解,在介入诊疗科行肝血管瘤动脉造影是肝血管瘤最可靠的诊断方法之一。因为海绵状血管系由扩大的肝血管窦构成,对比剂进入肝血管窦后密度呈很高的染色,形似大小不等的“小棉球”或“爆米花”,瘤体巨大的则出现“树上挂果”征。动脉期很早出现,持续时间长,可达20s甚至更长,即“早出晚归”征,非常具有特征性,与肝癌典型的“快进快出”区别明显。巨型血管瘤同时还显示被推移的肝动脉。当用数字减影进行造影时,上述的“早出晚归”征更为清晰。

介入治疗方法:肝血管瘤的主要血供来自肝动脉,门静脉基本上不参与供血(极少见为门静脉供血),此为肝动脉栓塞术治疗肝血管瘤的理论基础。

肝动脉栓塞治疗肝血管瘤的适应症:有症状者、肝血管瘤破裂出血者、肿块直径大于5厘米者、肿瘤有增大趋势者或肿块位于肝包膜下有可能在外力下破裂者。

肝血管瘤介入治疗的具体方法是采用经皮穿刺,常从股动脉内将导管插进肝动脉。先行肝动脉造影,再根据造影所见,确认肝血管瘤供血动脉,将导管超选择插管致肿瘤靶血管,并注射适量的药物和栓塞剂,来进行硬化栓塞治疗。常用的栓塞药物有平阳霉素与碘化油乳剂、明胶海绵等,术后可有低热,局部不适应及恶心等反应,一般持续3天后多可恢复正常。

上图中可以见到肝脏血管瘤在经过介入治疗后逐渐萎缩变小!

肝血管瘤主要是有充满血液及扩大的肝血窦组成,介入治疗注入的栓塞剂进入并停留在这些血窦中,使血管瘤血窦内皮细胞破坏,血栓形成,血窦永久性闭塞。这样肿瘤就会缩小或消失,也不会破裂出血,达到了治疗作用。

经肝动脉栓塞治疗肝血管瘤创伤小、恢复快(一般住院一周左右)、费用较外科手术低、疗效好,并发症低,已成为目前肝血管瘤的主要治疗方法。

咨询

门诊位置:医院精诚楼二楼诊室介入诊疗科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