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染新冠病毒后,怎么吃有助于恢复?中国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营养工程学院教授范志红近日为新冠感染前中后期开出“食方”。她表示,感染者在每个阶段的症状有所不同,需要有侧重地食补:感染前期多补充维生素c;中期多吃果蔬、淀粉类食物;后期补充高蛋白食物和主食,同时进行嗅觉训练。
人体免疫系统跟病毒“战斗”时需要更多能量,只有让身体营养充足,代谢顺畅,才有助于恢复健康。范志红说,感染前期,大部分患者会出现嗓子疼、低烧等症状,要多喝水、补充维生素c。“如果食欲不振,可以选择适当补充营养素。”她举例,维生素c的推荐量是每天毫克,患病时可适量增加,但也别过量摄入,以免引发腹泻等不良反应。”
在感染中期,范志红建议可适当喝些果蔬汁、蜂蜜柠檬水、椰子水等,还可以吃些粥、汤面等易消化的食物,补充能量和水分。摄入蛋白质也是人们普遍选择的增强抵抗力的方式,患病期间是否需要摄入蛋白粉来补充蛋白质?范志红说,高烧阶段,首选摄入果蔬和淀粉类食物,不建议摄入蛋白粉,因为这可能会增加肝肾负担和散热负担,不利于降温。此外,不少家庭习惯烹饪牛羊肉为患者补充能量。范志红说,每人每天摄入的肉类不应超过克。“患病期间不能为了加强免疫力,就吃很多肉,超量的红肉会促进炎症反应,反而对身体恢复没有好处。”
感染后期,部分患者可能出现嗅觉减弱或短暂丧失的情况。范志红表示,嗅觉减弱后食欲会下降,建议吃一些带咸味的食物。随着身体恢复,食欲逐渐正常,要补充高蛋白食物和主食,注意营养搭配,摄入适量的蔬果等食物,及时恢复患病前的健康活力。“此外,每天还要按时刷牙两次,保证口腔卫生。同时进行嗅觉训练。”她说,可以试着闻一闻柠檬、玫瑰、丁香等,每次闻20秒左右,一天闻两次,以促进嗅觉的恢复。
久咳不愈需重视,以防小病变大病
咳嗽是新冠病毒感染后最常见的症状之一。针对咳嗽顽疾,医院主任医师付桂玲提醒,久咳不愈可能伤脾肾,应及时就医,以防小病变大病。
付桂玲说,咳嗽分为外感咳嗽和内伤咳嗽两种,新冠病毒感染所致咳嗽为外感咳嗽。轻型咳嗽多采用食疗方法,平时预防、患病期间及康复以后均适用,常见的食疗方包括:雪花梨煮水、川贝蒸梨、冰糖炖雪梨、蒸橙子、百合炖枇杷果陈皮、白萝卜、银耳汤、润肺白菜汤等。
付桂玲提醒,平躺姿势容易使呼吸道分泌物积聚,从而加重咳嗽,咳嗽严重时可以垫高头部,有利于通畅呼吸和排痰。咳嗽期间饮食宜清淡有营养、易消化,忌食生冷、油腻、辛辣刺激食物,避免过咸、过甜。有脑血管破裂、栓塞或血管瘤病史者应尽量避免用力咳嗽。
“对于症状较严重、久咳不愈者,单纯靠食疗就不够了。”付桂玲说,外感咳嗽如果反复发作,可能转为慢性内伤咳嗽,久咳会伤及脾肾。“要重视咳嗽的治疗,不要硬扛,以防小病变大病。”中医药在治疗咳喘方面具有明显疗效。“阳康”后仍然咳嗽的人,医院相关科室开药服用。
栏目主编:张武
文字编辑:宋慧
本文作者:北京晚报
题图来源:上观题图
图片编辑:朱瓅